腰椎间盘是腰椎之间的“弹性垫”,当外层纤维环破裂、内部髓核突出,压迫神经根或脊髓时,会引发腰痛、下肢麻木、无力等症状,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。
高危人群:久坐久站族、弯腰劳动者、中老年人、运动不当者。
腰椎间盘症的典型症状
腰痛:活动时加重,休息稍缓解;
下肢放射痛:从臀部到小腿、足部的串痛,咳嗽时加剧;
麻木无力:小腿或脚背麻木,严重者走路“踩棉花”、脚背抬不起;
紧急信号:大小便失禁、会阴部麻木(可能是马尾神经受压,立即就医!)
科学处理分两步
1. 急性期(发作1~2周)
休息制动:卧床选硬板床,仰卧时膝盖下垫薄枕,减少腰椎压力;
对症缓解:48小时内冷敷消炎,之后热敷活血,在医生指导下用止痛药(如布洛芬)、神经营养药(如甲钴胺);
避免误区:忌暴力按摩、盲目推拿,可能加重损伤!
2. 恢复期(症状减轻后)
锻炼腰背肌:
增强腰椎稳定性(推荐动作:小燕飞、五点支撑,每次10~15次,缓慢进行);
正确用腰:
搬重物——先下蹲再起身,不用弯腰发力;
久坐——腰部垫3cm靠枕,每30分钟起身活动;
睡姿——侧卧时膝盖夹枕头,仰卧时腰部贴床,避免俯卧。
预防关键——日常护腰5要点
1. 坐姿挺直:腰背贴椅背,脚平踩地面,不跷二郎腿;
2. 控制体重:肥胖加重腰椎负担,BMI建议保持18.5~24;
3. 适度运动:游泳(仰泳、自由泳)、倒走可锻炼腰背肌,运动前充分热身;
4. 腰部保暖:寒冷易引发肌肉紧张,秋冬注意腰腹保暖;
5. 定期检查:长期腰痛者建议做腰椎CT/MRI,早发现早干预。
腰椎间盘突出可防可治,早期规范处理(如康复训练、物理治疗)能避免病情恶化。若出现下肢持续麻木、无力或大小便异常,立即到骨科就诊!护腰是一场“持久战”,从每一个小动作开始保护你的腰椎。
一审:宋庆云
二审:王 平
三审:齐德军
撰稿:骨伤一病区 宋庆云
编辑:张艺娴
审核:管遮嵩